“属地化”打击黑车专项治理行动,将在兰州全市范围开展三个月。近日,该措施施行“满月”,全市已查扣黑车近600辆。但是,执法行动在整治黑车中却遭遇了尴尬,大部分乘客都拒绝配合执法人员调查指证,使黑车整治难度大大增加。
首先,应该承认,“黑车”长期存在且屡打不尽,是因为其有需求、有市场。而且实际上,黑车在兰州也非一日之祸。按理说,打击黑车并不是个多困难的事情,因为黑车昭然,只要在路上拉客奔走,一般人都能辨识得出。如果举报监督机制畅通,一打一个准。问题是并没有人去及时举报,于是使得这些黑车成为一种顽疾,常常是“打黑打不尽,春风吹又生”。而“黑车”之所以黑,直接表现为破坏运营秩序,漫天要价,肆意侵害乘客权益。如有乘客据理力争,还可能招致“黑车”司机以暴力维护不法利益,危及乘客人身安全。“黑车”的存在,还损害了大多数守法经营的出租车权益。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和谐和法律尊严。放任这种违法行为,必然损害行政的公信力,损害政府形象。
然而,明知黑车不好为什么还要选择乘坐?因为黑车便宜?依笔者看并不见得。有些黑车司机漫天要价,远比出租车贵。因为黑车舒服?也未必。不少黑车都是二手买来的旧车、报废车,连安全都谈不上。那么,最后只有一个解释:乘客没得选择,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只有黑车。这就涉及了城市公共交通有效供给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实存在公共交通覆盖不到的市场缝隙,让黑车“钻了空子”。如果优化交通组织管理,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交服务,还有谁会乘坐又贵又破的黑车呢?
从数字来看,这一个月的整治效果确实明显,并且至少在近三个月内黑车车主们都要避其锋芒。但笔者担心,解决了“堵”的问题,“疏”的问题不解决,黑车死灰复燃是迟早之事。这已经被无数次的集中整治行动所证明了。笔者不是说不需要整治,相反,这样的整治肯定是越多越好、越严越好。但是,在整治的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多考虑群众的出行需求,只有市场饱和了,治标的同时又治本,黑车才无生存空间。
笔者不得不说,有些黑车其实与出租车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原来的“的哥”弃白投黑;而黑车敢于肆意妄为掺和运营市场,其中必定也有错综复杂的原因。期待管理方尽量理清这方面的头绪,使得打击黑车专项治理行动收到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