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起伏成波浪形
经常行驶于南二环底层的驾驶员一定会发现,从福海立交到官南立交之间2公里多的路段,墩柱下的路面变成波浪形,本来对开4车道的路面,两侧各1米半的宽度都不能正常行驶,墩柱外也各有1.5米宽的路面难以使用。对此,市民张海潮拍下波浪形路面的照片发上微博并质疑:这样的路面出事算谁的?
“波浪形路面在南二环的其他路段并没有出现,只是从南二环福海立交到官南立交之间出现。”据住在附近的居民介绍,2009年对二环进行改建时,施工单位拉来很多砂石料铺垫在原有路面上,厚度大约40-50厘米,经压路机反复碾压后,铺上柏油,当时看起来也是平平整整的一条路。大约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这段路面发生下沉,但位于墩柱周围的路面又没有变化,到了现在,中间路面下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墩柱周边“我自岿然不动”的路面形成高差,行驶起来就变成了波浪形。
至于当初为什么会在这一路段加厚40-50厘米,因为昨天没找到当年的施工单位,我们目前无法得知。但据附近居民称,当时加厚的时候他们也觉得纳闷,没加厚之前的路面有些破旧,但还算平整,尽管用了很多年,也没出现目前这样的波浪形路面。现在加厚了,却出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
专家说法
要密切关注
墩柱是否发生
变形或者位移
昨天,省交通咨询公司总工程师彭绍勇分析了南二环底层出现的波浪形路面的原因。他说:“首先,在墩柱的周边浇筑有承台,混凝土材质的承台稳定性很高;而铺设路面所用砂石料经机械碾压后铺上柏油路面,两种材质抗碾压的程度不同,最后就出现了墩柱周边路面比道路中间路面要高的情况。”
彭总工还猜测:第一种问题是,变形路面下的土层发生了沉降。比如,道路两侧正在开挖大坑,每天大货车碾压造成土层往两侧位移,路面就下沉。第二种情况是,大货车的严重超载已经超过了路面的承受力,长时间碾压后造成非刚性基层的破坏,变碎的基层不能支撑大货车的继续碾压。从目前的路面下沉,将会逐渐出现坑塘,如果雨水浸入基层,路面会破损得更快。
彭总工还提醒,如果仅仅是路面的沉降,使用中是允许的,只要沉降在30厘米范围内都属正常,可以通过重铺路面来修正。但是,应该密切关注路面沉降是否影响到墩柱的安全,墩柱是否发生变形或者位移,这对桥梁的影响非常大。
据悉,去年国庆期间,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相关单位对南二环进行了桥梁检测,后来并没向社会公布检测情况,今天本报将继续关注南二环福海立交到官南立交之间路面沉降的问题。(记者 黄朝红)